为城市设计家具?这本指引为老广州增添新活力
新快报讯 " 以后的城市改造都按这本《指引》来。"12 月 16 日,广州召开 " 老城市新活力——设计的力量 " 讲座(第五讲),共约 380 人参与。发布的《广州市城市家具建设指引》适用于广州全市域 7434.4 平方公里,将 " 花、羊、塔 " 三种广州经典元素及岭南传统建筑构造元素融至 13 种城市家具。发布的《广州市行道树技术工作手册》规范了种树要求。在指引和手册的指导改造下,老广州将焕发新活力。
改造与传承 新老碰撞留住乡愁
提升城市内在品质的同时留住老印记,是城市改造中需牢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以《老城市新活力——设计的力量》为题,
对广州的改造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从老资源的新机会、老印迹的新生活、老味道的新体验等方面,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讲述如何通过设计的力量,塑造老城市的新活力。
从国外的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巴黎盖 · 布朗利博物馆,谈到国内的湖南常德老西门、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首钢工舍等改造案例,崔愷认为,当下的改造融合新技术,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另外,崔愷分享了广州的两个改造案例。在珠江啤酒文化创意园包装车间掀开屋顶看江景,同时保留原有建筑结构,寓新于旧留住乡愁,是其中亮点。广船变电站的改造提取百年广船历史记忆,将传统变电站体型方正、空间密闭的外在改造为更具活力的城市橱窗。
融入城市符号科学改造 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垃圾桶当座椅、路面立杆 " 抢地盘 "、电箱与行人一同等公车、座椅不够行人自行搬来凑 …… 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所所长胡峰介绍了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呼吁 " 能共杆共杆,能共箱共箱 ",还城市安全舒适布局。
他向观众介绍了《广州市城市家具建设指引》,基于建设高品质城市道路空间愿景编制,分区域分类别从城市家具的参考样式、构造做法、安装方式、实施要点等提出指引。
另外,他欢迎设计机构、大师,为重点地区设计品质高于参考样式的城市家具。同时强调,在城市家具投入使用前,应由厂家制作模板并请专家现场评审,以保障城市家具的落地品质。
据悉,该《指引》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历经近 1 年的修改深化,并邀请王绍强馆长、倪阳教授、沈康教授参与设计,最终完成。
《指引》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家具为研究对象,在遵循现行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有序、实用耐久、彰显特色等建设原则,为广州市城市家具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性建设指南。可参考的城市家具样式,有利于推动广州城市道路空间往 " 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 " 的方向发展。
重视行道树养护 用绿化留下城市记忆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代色平为大家讲解《广州市行道树技术工作手册》,带来广州市行道树建设的分享。她重点强调优树种、重质效、精管护、降成本,对行道树栽种的道路类型、树种选择、施工技术、养护管理等方面提出规范性指引。适地适树和乡土、开花植物的运用可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与道路绿化品质,让城市天蓝、山青、水绿,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指引与手册的发布,让城市设计将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让广州市城市建设更具科学性、目标性与质量性。